广州市政府日前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意见》提出,今年将试点各区市的三甲医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组成纵向联合体——根据区域人口密度、医疗资源现状,按1-2所三级医院,联合若干个二级医院和多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要求,合理规划布局医疗联合体建设。
众所周知,“看病难”“看病贵”一直被民众和舆论所诟病。其实,在这一语境下掩盖着这样的事实——那就是部分大型三甲医院人满为患、不堪重负,而许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可罗雀。当前,我国对卫生机构虽然实行了分级管理,但是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价格区别不大,对接收病种也没有区分,一个教授号(或主任医师)才区区9元,民众不管病情轻重都跑到大型三甲医院看病,都希望看专家教授,就成了一种常态。
毫无疑问,这种现实人为地加剧和放大了“看病难”和“看病贵”,也使得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愈演愈烈——为了应付越来越多的病人,大医院只得不断扩充人员和规模,出现了床位数达到六七千甚至上万的超级医院,开始背上“规模不经济”的大企业病;而许多基层医疗机构因业务量严重缺失,导致待遇低下,人才流失,陷入恶性循环。
建立一个区域医疗联合体,实现大小医院资源共享,这样的思路无疑是值得肯定的。但是,能不能真正落到实处,却有赖于对利益分割的均衡和行政藩篱的突破。前些年,有关部门曾经推出过“双向转诊”制度——基层医院将无力诊治的患者转诊到上级医院,上级医院将完成主要治疗步骤的康复期患者转回到基层医院。然而,在现实中,由下级医院转诊到上级医院的并不少见,而由上级医院转诊到下级医院的却凤毛麟角。除了患者本人的意愿之外,经济利益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——毕竟,尽管头戴公立医院的帽子,但绝大部分医院的绝大部分收入,是靠自己挣来的。
此外,在广州的地界上,因行政隶属关系不同,同时存在着区级医院、市级医院、省级医院,还有各大学的附属医院(其中又有省属和部管之分)。广州的市级医院以上基本都是三甲医院,在广州市规划的医疗联合体建设中,这些三甲医院只是广州市属的,还是包括省属医院和中央部管医院?如果只是前者,其效用无疑会大打折扣——毕竟,中山大学等高校附属医院和省人民医院、省中医院的诊疗实力整体处于前列。如果包括后者,那如何打破行政隶属分割的障碍,真正实现资源共享,就成了当务之急——历史上,由于行政隶属关系不同而导致几家医院比邻而建的现象并不鲜见。
让大医院无限扩张,会背上沉重的包袱;让基层医疗机构大幅提高诊疗水平,也勉为其难。如果通过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实现资源共享,同时采用医保报销比例的价格杠杆分流患者,让各级医疗机构各司其职,还是值得期待的—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,居民健康问题有80%以上是可以在基层解决的。